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6
编号:13745850
社区老年护理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6
     【摘要】 结合社区老年护理的特点,从伦理学角度分析目前社区老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提高社区老年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区护理; 护理伦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6—0087—02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今后二三十年内我国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以上的高速度增长[1]。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各种社区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开始出现,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对影响社区老年护理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更好地发展社区老年卫生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1 社区老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百拇医药
    1.1 注重生理护理,忽视心理护理

    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人们长期以来将老年护理与老年病护理相提并论,使得老年护理内容基本上只是针对某种疾病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而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经济收入、健康状况改变导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却总是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和安慰。有研究发现近年来社区老人抑郁症的发病率在增加,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相对生理健康更差。根据护理伦理学的有利原则,社区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疏导、劝解、保证、暗示等心理支持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往往可以起到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但由于心理护理费时费力,其工作没有量化的指标,收费也没有合理的标准,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基本上是简单化和省略化。

    1.2 注重机构护理,忽视居家护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多种性质和形式的老年长期护理机构相继涌现,但其服务模式主要还是医院的坐堂制,服务内容以打针、输液、测量血压等初级、重复的单纯技术操作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但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定期去医院接受相应的治疗和护理非常困难,而长期在老年护理机构进行养老则面临护理费用较高的问题。有调查表明,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占70.1%,其中城市老人的需求率为50%,主要要求提供家庭访视护理服务,部分希望提供公寓式服务[2]。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方式逐步成为主要的养老模式背景下,根据护理伦理学的公平和有利原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主动提供家庭出诊、上门护理、电话咨询等服务,但由于其服务成本高、潜在的医疗纠纷和风险严重影响着居家护理的顺利开展[3]。
, 百拇医药
    1.3 注重护理形式,忽视护理内容

    社区老年护理的工作范围除基本医疗活动外,还应包括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内容,即对社区老年人健康进行保健指导,配合健康教育和适宜的干预管理,降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提高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但由于管理不到位和利益驱动,目前对于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流于形式,常常突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一批以备上级检查的健康档案,只有部分有偿式个人、家庭保健合同能实现社区护理的连续性和个性化服务,有悖于护理伦理学的公平和有利原则。

    1.4 注重护理程序,忽视护理要求

    老年患者身心衰老,反应迟钝,说话啰嗦、口齿不清或语无伦次;还有些老年患者疑心重、脾气大、固执己见,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此外,老年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易出现意识障碍和药物不良反应,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根据护理伦理学的互助原则,护理人员应尊重和理解老年患者,以饱满的热情和温馨的语言, 使患者获取温暖, 建立互信,在实施护理措施时应审慎从事、耐心细致。由于目前社区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护理人员工作不积极,对老年患者爱理不理,甚至流露厌烦情绪,在护理过程中按程序完成了事,动作粗鲁、责任心差[4]。
, http://www.100md.com
    1.5 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

    受长期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医疗价格体制影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依然处于重治疗开药、轻预防康复的以药养医的恶性循环,社区护理人员往往只愿意对老年病人进行一些有偿服务的护理项目。社区即使开展一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免费活动,都会附带推介一些康复药品和器械,有悖于护理伦理学的有利原则。对于主动到社区来的老年患者,部分社区护士也不能一视同仁,对一些开药打针的患者态度较好,对一些不愿开药或对开药有疑问的患者就表现得脸难看、话难听,有悖于护理伦理学的尊重和公正原则。

    2 对策

    2.1 加强老年护理能力培养,提高护理人员道德素质

    单纯的医疗护理己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精神、心理、生活等多方面护理的需要。社区老年护理人员应树立新型的老年护理理念,一方面要接受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课程的系统培训,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伦理道德素质的培养,明确社区护理人员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了解处理社区护理服务中一些伦理问题的原则与规范,培养其伦理观念和伦理决策的意识,规范其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道德行为。
, 百拇医药
    2.2 加强老年护理问题研究,规范老年护理服务标准

    由于老年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处于明显的退化阶段,其护理要求也有着不同于中年人和年轻人的特殊性。目前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的实施还在摸索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服务标准不统一,使得社区老年护理的质量难以保证[5]。这就需要相关研究机构加强老年护理问题研究,尽快制定和规范统一的老年护理标准,包括老年服务对象准入标准、服务内容项目标准以及服务流程标准。

    2.3 完善老年社区护理组织,明确老年护理职责范围

    为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提升老年护理品质,社区老年护理所涉及的范围不应停留在传统的疾病护理层面上,而应延伸到社区健康和居家护理。政府应借鉴国外老龄人口的预防保健工作经验,划分好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社区护理服务中心等各级机构之间的职责和范围,细化社区护理人员的角色分工,明确其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任务,完善老年社区护理组织系统。
, 百拇医药
    2.4 制定老年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健全老年护理考核监督机制

    目前社区老年护理的管理基本都是秉承医院护理管理的模式,缺乏符合护理服务要求和特点的管理规范和监督机制。相关部门应根据老年人护理特点,制定与社区老年发展相适应的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独立的考核监督机制,从根本上对社区护理人员形成约束和竞争,激发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精神,规范其护理实践中的道德行为,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5 建立长期护理保障机制,完善老年护理收费制度

    开展和完善老年人社区护理事业最大困难是经济问题,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除应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健全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外,还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和社会福利机构参与,通过风险分摊和多元化老年服务供给,分担家庭和国家的养老压力[6]。同时,为提高护理机构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要完善老年护理服务收费制度。
, 百拇医药
    由于我国的老年社区护理刚刚起步,目前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带来这些问题的原因除客观因素外,也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通过相关措施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从而促进老年社区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恺悌,郭平.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状况蓝皮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37.

    [2]李继坪,成翼娟,胡秀英,等.老人健康保健现状与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4):53—54.

    [3]宋梅,李贞,唐俐玲,等.社区护理发展中的伦理学思考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1):68,88.

    [4]蔡益民,易著文.临床工作中的护理伦理道德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 8(5):108—109.

    [5]王镜茹,程红.老年社区护理发展现状与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7):150—152.

    [6]李彩福,李春玉.我国社区老年护理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 2008,22(6 B):1515—1516.

    (收稿日期:2012—03—20) (编辑:程旭然), http://www.100md.com(刘斌 刘健)